葬礼结束后,尚有四项重要祭礼,即虞祭、袝祭、祥祭与禫祭。
虞祭:既葬之后的祭祀。
虞为葬后之祭,
《清史稿·礼志十一》:“既卜葬……题主、虞祭如常仪,归奉升祔太庙。”
袝祭:即将死者的神主、袝归祖庙以享祭祀。在卒哭后第二天进行。
袝为合于先祖庙之祭。
祥祭:亲丧满十三个月或二十五个月的祭祀。
禫祭:除丧服之祭。
曹七七顿了顿说道:
丧葬属于五礼中的凶礼。
凶礼,西周五礼之一。
《周礼·春官·大宗伯》记载:“以凶礼哀邦国之忧、以丧礼哀死亡、以荒礼哀凶札、以吊礼哀祸灾、以禬礼哀围败、以恤礼哀寇乱。
死后照样分等级
丧礼,是指与自己有着不同关系的人死亡之后,自己按照名分服丧的礼节。我国古代对丧葬礼仪一向十分重视,认为这是子孙尽孝的最重要的表现,国君和贵族在这方面的要求更严格,形成了许多繁文缛节。诸如服丧的级别,服丧的时间,服丧的样式,举哀的程序,殡葬的规格等等,历来都有严格而琐碎的规定。
在古代,不同身份的人去世都有不同的称呼。
《礼记·曲礼下》就记载,天子死了叫做崩,诸侯死了叫做薨,“大夫曰卒,士曰不禄,庶人曰死。”
传统的丧葬祭祀可以分为三个部分:一为丧礼,即死者临终直到下葬之前的一系列仪式;二为葬礼,即下葬过程中的各种仪式;三为祭礼,是指下葬之后所举行的一些仪式。
死者在弥留之际,要为他换一下铺位,这叫做“易箦”。
临终时用蓬松的绒絮放在口鼻上,观察是否断气,这叫做“属纩”。
人一死便要为他招魂,称为“复”,即由专门的人拿着死者的衣服,到屋顶上向北呼喊死者的名字,概因传说中北斗是主死之神。
(南斗是主生之神。)
招魂所用的这件衣服叫“寿衣”。
接下来是为死者沐浴,然后在死者口中放入米或者玉器,这叫做“饭含”。
人死之时即遣人报丧,获知消息的亲友要上门哀悼,这叫“吊唁”。
吊唁要送礼金和挽联之类的东西。然后是入殓,入殓分为小殓和大殓。
小殓是指给死者穿上寿衣,一般是在死者死后的次日早晨;